汽車科技,每隔三年就一個躍進,更何況距離我買上一代的小牛也足足有12個年頭了,小牛的進化當然不在話下。
只是,我真的沒有想到進步的幅度如此之大,讓我驚嘆不己。
底盤的懸掛的回饋反應,操控的靈敏度,內裝質感和操作介面,乃至變速箱的反應和動力的調教,都和上代小牛的表現恍如隔世的差異!
當然,那優異的空氣力學(ALA)的尾翼,更是有實質效果的一大賣點!
駕駛 performante 時的樂趣,會讓人一再的回味在NA車的咆哮和操控樂趣,在交互間享受!
相較之下,991Turbo S MKII 雖然也是大躍進步,但樂趣的%還是輸 performante 一大截。
不過,好話說盡,難道 performante 就真的沒有任何缺點嗎?
當然還是有,首先就是煞車。
我真的不明白,雖然尚且夠用,但為何原廠不將後輪碟盤再大一些,這個只有356mm的陶瓷碟盤,說真的是有點不夠用。
有人問說,難道是新盤還沒有RUN開嗎?
不,新車的煞車行不行,其實在陶瓷盤的系統上,頂多行駛3公里就立馬心裡有數。這個狀況,在二台都是全新車的991 Turbo S MKII 和 performante也是立即感受匪淺。
其次,是那帥氣到不行的桶型座椅。
這二張桶型賽車椅的造型和樣式的搭配,給100分還嫌少。
但腰部脊椎的支撐力和幾乎無彈性的座墊,說真的恐怕開個一個小時就會讓人嚇到吃手!
腰部脊椎支撐力不夠,我可以說是我自己體型不好;但坐墊沒彈性,總不能說屁股沒肉吧?
不過,以上這二點要義大利原廠改進,是非常困難的。因為像這樣有個性的廠商,他們只會認為這就是一種「挑戰」,否則就如同開一般的GT轎跑車,在性能和舒適之間做一個妥協商品罷了!
那,你們認為我會給這台performante多高的評價?
說真的,我沒能力幫廠商打分數,因為我不是專業的車評;不過以我是車主的觀點,我會告訴想買或有興趣的人:這是一台非常優異的好車。
雖然他沒有McLaren 720S的動力,但論外觀和操控,他絕對不輸給同級對手,尤其是在操控方面,我甚至認為他的分數遠高於同級對手!
PS:這台performante嚴格說來沒有限量,但年產量不多,訂車之後的等待期很久就是了!